UNCCD COP13|“志愿者蓝”——展示青春的风采
一早,志愿者之家就热闹起来了。
志愿者们分好组、排好队,一天的行程已排的满满当当。朝阳下,他们身上的蓝色格外好看。来自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可欣第一次见到它,感受到的是一阵清新的“草原风”。志愿者服装设计融合了多种“蒙元文化因子”:主体色调蓝色和蓝白过渡色的运用分别代表大草原的蓝天白云,服装的亮点是运用了蒙古吉祥云纹以及蒙古右侧大襟的造型,保留了蒙古族服饰经典的元素。防风外衣和马甲背部的“e”形祥云,代表着“鄂尔多斯”汉语拼音的首字母,同时也代表一朵蓝白交汇的祥云。
可欣非常喜欢这身衣服的款式和颜色,她说,作为这次大会的志愿者,每天奔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看到会场上和自己穿着一样颜色衣服的志愿者们,虽然有时候很累,但是感觉那一道道蓝色的身影,是最美的风景,也是青春本该有的颜色。
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龚祖钰,是“小飞骏”中的一员。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她,虽然没有来过内蒙古,但是她和内蒙古却有这么一段“交集”。她从小学习舞蹈,也学过很长一段时间蒙古族舞蹈,但是每次跳的时候,无论多么努力,总是让人感觉欠缺那么一点点“火候”,这次来到鄂尔多斯,深入了解了草原文化,她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。每每在会场上听到那些草原歌曲,总感觉内心澎湃,有时也会感动到热泪盈眶。龚祖钰很有把握地说,如果现在再去跳蒙古族舞蹈,一定会跳得很好。
像龚祖钰一样第一次来鄂尔多斯的志愿者有很多,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孙朕心里,内蒙古应该到处是草原、交通工具就是马。这次作为大会志愿者来到鄂尔多斯,参加培训、到恩格贝生态旅游区植树、夜游康巴什区,一场场活动“刷新”着他对内蒙古的认识,同时也让他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。在志愿者誓师大会那天,孙朕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并领誓,孙朕说,当我们2000多人一起宣誓并立下铮铮誓言的时候,感觉那份对鄂尔多斯的“新鲜感”变成了“责任感”,并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以最美丽的笑容、最优质的服务,展示乐于奉献、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。
“小飞骏”的工作事无巨细,从大会会场到宾馆酒店的迎宾台,从街头的草原驿站到机场车站,志愿者们都全程参与。在志愿者白雪的朋友圈里,有这样一句话:从最初的文化旅游推荐组,被调到机动组,又被调到志愿者之家办公室,又到现在的督察组,我感觉自己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,我喜欢这种“被需要”的感觉,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次大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。
白雪是鄂尔多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。作为鄂尔多斯本地人,白雪告诉记者:“我做志愿者已经三年了,也算是‘老’志愿者了。从民族运动会、国际那达慕到今年的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,我为家乡能承办大型会议感到无比自豪。作为志愿者,这次大会对我也是一次新的挑战,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完成这次大会的服务任务,同时,这几年的志愿者工作让我深深地明白:志愿精神没有高低,志愿服务没有国界。”
夜幕降临,“小飞骏”完成了一天的工作,虽然累得抬脚都有点费劲,他们还是兴奋地聊着一天的感受和收获,脸上的笑容是最灿烂的。
来源:鄂尔多斯发布综合整理自鄂尔多斯日报、青春鄂尔多斯、内蒙古农业大学志愿者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b05444lobnn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